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有一种“低碳”的活法,叫反内耗

2022-10-24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文/逢三图/来源网络,与文无关,侵删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情况:一件事还没开始,心中已是思虑万千,把自己搞......
武汉SEO优化

文/逢三

图/来源网络,与文无关,侵删

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情况:

一件事还没开始,心中已是思虑万千,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。

工作上出现了一些小失误就彻夜难眠,担心领导不认可自己。

给朋友发一条微信,半天没有回复,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说错话,得罪人。

这种情况,在心理学上称为“精神内耗”。

“精神内耗”就像心里住着两个人,不断在争吵,拉扯,消耗我们的心灵资源。

最终,让我们走向灭亡。

犹豫、焦虑、纠结……这些看不见内耗正在一步步拖垮你的人生。

反内耗,才是聪明人必备的智慧。

追求完美,也是一种内耗

作家南川大叔,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

某天,表弟给他发了一条微信,说自己想去华为工作。

南川大叔当即表示认同,并询问:“你开始投简历了吗?”

表弟说:“还没有,我还没想好从事哪个岗位。”

于是南川大叔就建议表弟,现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,再看看招聘信息,筛选出和自己匹配的岗位,研究一下。

表弟在感谢过后,表示会好好研究一番。

一次闲聊中,南川大叔问起表弟应聘华为的事情。

表弟却说:“华为面试太严格,要求很高,而且内部竞争很激烈,我怕会被刷下来。”

南川大叔说,那你投简历了吗?

表弟却理直气壮地说:“过段时间吧,等我准备好了,能完美通过面试,再去投简历。”

南川大叔,听后一声叹息:“你还没开始,就被自己想象中的完美击败了。”

小说《撒野》中,有一句话:

“人就是这样的,想来想去,犹豫来犹豫去,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,勇气没攒够,其实只要迈出去了那一步,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早就准备好了。”

其实很多时候,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,而是想要的太完美,最终成为对自己的苛责。

而这份苛责,就会使我们止步不前,不断消磨我们精力,最终,瓦解我们做事的意志和决心。

追求完美,也是一种内耗。

与其抱着完美的心态,一事无成,不如先行动起来,踏出第一步,先完成,再完美。

把人压垮的,不是事情,而是精神内耗

畅销书《谁动了我的奶酪》,讲述一个这样故事:

小矮人哼哼和唧唧,生活在一个巨大迷宫中,在迷宫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房间。

他们每天唯一的工作,就是寻找奶酪。

有一天,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房间,里面堆满了各种奶酪。

他们高兴坏了,直接扎进奶酪中,过上安逸而又颓废的生活。

忽然有一天,房间里面的奶酪全部消失。

意外来得如此突然,哼哼和唧唧先是震惊,之后相互指责对方没有看好奶酪,用着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着拿走奶酪的人。

养尊处优的他们,早已经过惯安逸的生活。

看到空荡荡的房间,他们也不去找食物,而是每天不断地发泄情绪,相互埋怨,最终,筋疲力尽,奄奄一息。

作者斯宾塞在书中写道:

“迷宫象征着我们错综复杂的生活,而奶酪则是我们拥有的一切——金钱、荣誉、机遇,乃至家庭、健康、情感和自我价值。”

生活本来就充满变数,随时都会有新的挑战出现,在意外降临那一刻,任谁都会惊慌失措。

但是,真正压垮的人,从来就不是那些意外消失的奶酪,而是无休止的自我争斗。

人的精力本来就十分有限,如果在挑战来临时,我们依然沉浸在恐惧与不安中,最终将会耗尽心力,无法面对挑战。

人生最好的状态,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不慌不忙,集中精神从容应对一切,只有这样,才能战胜挑战,走向更好的人生。

反内耗,是聪明人必备智慧

在这个社会中,有太多东西让我们焦虑:

生活的琐碎、工作的压力、人际关系的烦恼,家庭的期望……

这些无时无刻都在消耗着我们的情绪,而真正聪明的人都有“反内耗”的智慧。

得到CEO脱不花,17岁就辍学打工,没有特长,没有背景,却在职场上一路高歌猛进:

18岁给企业家讲课,19岁当上董事长,被称为企业咨询界的传奇。

2014年,脱不花更是与罗振宇、快刀青衣一起创立了得到,并出任CEO。

她把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成了一个定律,叫鲁莽定律。

意思是说,如果想做一件事,不要反复在大脑中反复推演,在情绪上纠结,而是立刻去做,莽撞的人更容易赢。

很多人在面对事情时,总觉得要先想个万全之策,再行动。最终,事情还没做,白白消耗了心力,让自己身心俱疲。

那么作为普通人,我们该如何摆脱内耗,以下三点小建议,供大家参考:

1、不要想太多,多点行动力

有粉丝问一位短视频大V:想入行短视频,该怎么做?

短视频大V的回答是,不要想,先拍一条短视频,然后发到网络上,然后是第二条、第三条……最后你就懂了。

很多人能取得超越常人的成绩,并非一开始他们的天赋就优于常人,而是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勇于去尝试,去努力。

最终,在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之下,他就成为别人眼中的大咖。

人生在世,有很多事情,都是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。

与其纠结于做与不做中,一事无成,不如什么都不要想,静下心来,好好努力,让事情变得水到渠成。

2、把完美主义扔到垃圾桶里,让最优思维立在书桌旁

很多人,都在追求完美的生活,完美的自己。

其实,过度追求完美,只会让自己心理负担过重,最终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
在畅销书《不执着,叫看破;不完美,是生活》中,就建议我们放弃完美主义,提倡最优思维。

世界上最美雕像“断臂的维纳斯”被人挖出的时候,大家惊叹于它的美丽,但也为它那一双断臂,而感到惋惜。

人们一直想找到维纳斯的手臂,让这座雕像更完美。

后来,维纳斯的手臂重见天日,让大家惊呆的是,维纳斯有一双丑陋的“男人手”。

当时,人们认为:如果把手臂复原,维纳斯就成了搞怪的普通雕塑。

于是,人们决定不再复原维纳斯的手臂,让维纳斯继续保持它的艺术价值。

接纳不完美,才是真正的生活的艺术。

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艺术品,也没有完美的生活和人。

不执着完美,学会最优法则,生活才会有滋有味。

3、接纳真实的自己

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说过:

不必形色匆匆,不必光芒四射,不必成为别人,只需做你自己。

只有接纳最真实的自己,才能展现最好的自己。

媒体人金惟纯,在一次住酒店中,因为灯光的原因,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觉得很顺眼。

回到家后,他照镜子,觉得自己有点“失真”,想让设计师来整改一下。

经过一番整改后,他还是感觉到家里的镜子“失真”。

这时候,他才明白,不是镜子“失真”,而是他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。

很多人,一辈子都想向外界证明自己的优秀。

却很少人,问过自己一句:需要吗?

每个人总会有不完美的地方,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不跟自己较劲,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。

木心先生:“一个思虑过度的人,行动非常软弱。”

人一辈子最难过的坎,就是“心累”,它会让你疲惫,又颓废。

一个人最大的内耗,就是不放过自己。

与其在原地纠结,不如立刻行动,只有行动才能消除内耗,释放自己。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鹿城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鹿城新媒体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