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A股漫长的季节:趋势投资还是逆向布局?

2023-05-17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2023年,年初预想的经济复苏并没有如我们想象般强劲,传统赛道表现疲弱,主题投资反倒大行其道。不禁有很多......
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

  2023年,年初预想的经济复苏并没有如我们想象般强劲,传统赛道表现疲弱,主题投资反倒大行其道。不禁有很多小伙伴直言:“亏麻了,打算删软件了”。本文就这一现象,进行一定的探讨。

  No.1

  当前的居民消费现状

  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,消费需求是经济良性循环的终极引擎。消费需求的前提包括消费场景、消费意愿、消费能力,其中最重要的是消费能力,而消费能力的前提是收入。如果消费者收入下降,经济循环就会变差,紧接着便是生产过剩、失业加剧,进一步收入下降,消费进一步萎靡……形成恶性循环。

  2020年以来,疫情造成居民消费场景、消费意愿、消费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,最终导致居民消费迅速下降。同时,疫情也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干扰,居民当期收入以及预期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进而出现了超额储蓄、超额存款的快速上升(不敢消费、不敢投资)。

  资料来源:Wind,华金证券研究所

  超额储蓄从2020年、2021年的2.1万亿、3.3万亿,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5.6万亿,至23Q1末,进一步增长至7万亿。

  超额存款则呈现出W型的态势,2020Q1从1.7万亿增至6.6万亿,显示居民避险情绪迅速抬升。但此后直至2021Q2,随着疫情缓解以及全球大放水,居民对股票和房地产热情高涨,超额存款余额一度大幅下降至3.5万亿。但2021年下半年至2022Q4,变种新冠病毒反复爆发,叠加房地产市场遇冷,超额存款以更陡峭的斜率再度大幅增加,至2023Q1末达到19.7万亿。

  资料来源:Wind,华金证券研究所

  与超额储蓄、超额存款快速增加相对应,自去年以来,“提前还贷潮”愈演愈烈,居民部门去杠杆过程加剧。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,居民贷款的增速就开始大幅低于住宅销售金额的增速,经测算,过去三年居民年均提前偿还房贷或接近4万亿。

  数据来源:文化和旅游部

  以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数据为例,按可比口径计算,今年五一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.74亿人次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.09%;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.56亿元,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.66%。

  也就是说,今年的出行意愿是非常强的,比2019年还要多20%,但是消费支出却没有增长,人均消费540元,远低于2019年的603元。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淄博烧烤、特种兵式旅游、年轻人都有开始摆地摊之类的现象了。有网友直言:“看着‘挤爆了’等话题一个个登上热搜,没想到他们如此抠门。”

  数据来源:iFinD

  5月11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: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0.1%,环比下降-0.1%(3月同比+0.7%);4月PPI同比下降-3.6%,环比-0.5%,3月同比-2.5%。

  不论是从消费端,还是到生产端,都显示出经济基本面的疲态,更显示出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。如何才能打破当前的局面?消费数据何时才能得到改善?这是当前“置身事内”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  在经济偏弱,但货币偏松的背景下,权益市场很容易偏向主题投资,比如今年大热的AI+中特估。而与基本面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,表现就差强人意,甚至即将跌破去年4月底或者10月底的指数低位。

  由此,便引发了经久不衰的一个问题:趋势投资和逆向投资,哪个更好?

  No.2

  趋势投资 VS 逆向投资

  趋势投资就是顺应经济周期、产业趋势、行业景气度,国家政府扶持什么,产业资本投资什么,就投资什么。趋势投资的方式,由于正处于行情景气周期,政策、资金都比较关注,中短期内净值表现会比较明显,但估值相对来说也会偏高。

  逆向投资则是当行业因为受到政策或某种外因短暂影响,但并没有改变行业中期发展趋势,此时可以趁着低估的机会逐步入场。逆向投资方式的前提是对于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判断的成功率,虽然短期内并不在风口,但估值相对在低位,有估值优势。如果能耐得住寂寞,并采用合适的节奏(比如定投),一旦行业景气度发展好转,投资胜率还是比较高的。

  当前来看,趋势投资主要指TMT以及中特估等板块,逆向投资则包括消费、医药、新能源等。以下是这些行业的估值和价格走势图,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。

图:中证传媒估值图

  资料来源:iFinD

图:上证央企估值图

  资料来源:iFinD

图:中证消费估值图

  资料来源:iFinD

图:800医卫估值图

  资料来源:iFinD

图:中证新能估值图

  资料来源:iFinD

  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方式,最终反映的都是我们的认知和性格。没有统一的标准投资范式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所以,你会选择哪一种投资方式呢?欢迎留言交流。

  (文章来源:中信建投)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鹿城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鹿城新媒体 X1.0